鴕鳥,在面臨危險的時候總是選擇將頭埋進沙子,偽裝成沙丘,躲避危險從而保全自己,認為只要自己看不見,危險就不存在。鴕鳥的這種心態既是一種逃避現實的心理,也是一種不敢面對問題的懦弱行為。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我們的黨員干部隊伍里也出現了個別類似鴕鳥的干部,他們遇到問題,選擇回避和敷衍,害怕犯錯、害怕輿論,不愿擔責、不敢擔責,嚴重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。
“茍利國家生死以,豈因禍福避趨之。”干部干部,必須“干”字當頭,只有敢想敢干,切實做到立大志、恒堅持、敢斗爭,永葆“初心”,奮力奔跑,才能真正成為黨的事業發展和執政能力建設需要的有擔當的干部。
立大志,就是要胸懷大志,勇往直前。志不立,天下無可成之事。毛澤東同志離開家鄉準備走向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時曾寫到,“孩兒立志出鄉關,學不成名誓不還”。從詩詞中可以看到他的遠大志向,也啟迪我們,人當有雄心大志。有夢想才有希望,有夢想且一直為之堅持、努力奮斗的人生才是偉大的、有價值的人生。因此,新時代的干部,必須要立大志、立長志,不斷完善自我,克服“干啥啥不行”的自我躲避式心理,拒絕做怕出錯的“鴕鳥式”干部,積極主動緊扣時代脈搏立大志,才能以激情的熱血勇往直前,奮力書寫輝煌的人生。
恒堅持,就是要堅定信念,咬定青山。“立志如山,行道如水。不如山,不能堅定;不如水,不能曲達。”無論是大理想還是小目標,都不是輕輕松松、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。只有信念堅定,持之以恒,才能實現目標;只有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才能方得始終。不做“鴕鳥式”干部,就要始終秉持最初的夢想,奮力奔跑,時時刻刻記得“我是誰?我從哪里來?要到哪里去?”以“咬定青山不放松”的韌勁,一步一個腳印付諸實踐;以“千磨萬擊還堅勁”的意志,越挫越勇永葆初心;以“風吹浪打不動搖”的堅守,克服困難奮勇向前。
敢斗爭,就是要直面矛盾,勇于擔當。斗爭精神,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反復強調的,要求黨員干部面對風險問題敢于挺身而出、沖鋒在前,堅決杜絕因為愛惜羽毛、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子里、想著一團和氣的心理。正所謂“干難事者必有所得”,只有離開自己的舒適圈,磨煉自己,才能感受“梅花香自苦寒來”的喜悅。為此,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必須要發揚斗爭精神,面對困難和問題要無所畏懼、迎難而上,以高度的政治自覺直面矛盾、勇于擔當,敢抓敢管、敢闖敢試、敢錯敢擔,主動接“燙手山芋”,主動啃“硬骨頭”,切實把各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好。(崔澤敏)